四分钟看懂穷查理宝典,解读《穷查理宝典》4、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关于【四分钟看懂穷查理宝典】,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四分钟看懂穷查理宝典:解读《穷查理宝典》4、掌握多元思维模型,成为高手
统计专家用跨学科的思维为政府解难题
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说一个真实世界的事。大家都知道,印度的宗教矛盾历来是十分突出的,历史上爆发过无数次流血冲突。其中就有一次,大量难民逃入了一座神庙,虽暂时保住了命,但神庙中没有吃的,也没有医疗物资,急需外界的援助。
这个时候,印度政府可是不能直接派军队进入冲突地区进行援助的,因为这样会更大程度的激化冲突。所以,他们只有委托当地的商人,让他们先垫着发放和运送物资,并承诺事后政府会报销商人们所有的花销。
政府对商人们无疑会是信任度最高的合作伙伴,所以商人们也就答应了,完成了这次援助行动。等冲突结束,难民们先后回到了家,商人们就把各类援助物资的清单报到了政府,坐等政府结账。政府官员拿到清单一看,这里面明显有水分。政府这就为难了:
一来、政府并不想做这个冤大头,捏着鼻子把这些账单全部报掉;另外一方面,如果大刀阔斧的砍掉清单中的开支,这将使政府失去公信力,下次再有事儿,商人也就不愿意帮忙了。那怎么办呢?究竟该怎样去掉账单上的水分成为了政府一个头两个大的难题。
政府请了一个统计专家来解决这个难题。那统计专家应该怎么做呢?通过实地调查显然是不可能的,冲突期间,一片混乱,现在难民都已经离开。最后呢,专家是通过一个非统计学的常识解决了这个难题。
援助的物资中,有食品、衣服、药等等一大堆,专家看来看去,在其中发现了一个东西可以作为运送物资的真实依据,这个东西就是盐。首先,盐这种物资的单价较低,量也不可能很大,商人虚报的空间较小;其次,单个难民用盐的数量又是比较恒定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推算出难民的数量。继而再去评估食品、衣服、被子这些肯定会被夸大的物资数量,就能得出一个较为公正的数据。这个盐的数量是商人自己报上来的,他们也只能认账。通过这个方法得出的报账数据,最终政府和商人双方都能接受,无话可说。
所以你看,这个统计专家解决这个难题靠的不仅仅是统计学上的知识,最为关键的点是跟统计学看似八竿子打不到边的生活小常识——人用盐数量的相对恒定,以及商人基于最终利益,不容易虚报的心理基础。
多元思维模型
芒格说:“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解决问题,都只用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所以他最喜欢的一句谚语就是: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像一颗钉子。
对芒格来说,他的投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大多数人不同。比如投资,大多数的投资者只是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芒格呢?则会对他打算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做出全面分析。
他所使用到的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等等。在芒格看来,每个问题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你必须熟练的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的找到和解决手上的问题。正如,我们上述那个故事中的统计专家一样。
这种独特原创的思维方法,使得芒格成为了巴菲特看重的商业模式识别大师,可以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有着一语道破天机的本领。芒格提倡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以此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应该记住一系列的原理,比如我们以前节目中提到过的复利原理、以及以后将给大家介绍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等等。
芒格表示如果你能掌握这样100来种思维模型,它们集合在一起,你得到的不仅仅是几种知识力量的集合。而是会像核爆炸一样,它将为你提供一个背景和框架,使你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
这也是我们想为各位同学做的,我们解读的书籍的选题并不单一。有经济学方面的《一课经济学》和《经济学通识》,有历史方面的《激荡三十年》和《人类简史》,有个人成长方面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和《穷查理宝典》,也有这段时间正在为大家转述的物理方向的《七堂极简物理课》以及营销方面的《钱包分配法则》。我们并不能把你变成某一领域的大牛,毕竟我们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
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书本——这样一种先人大牛们精华的载体,向你们展示某个领域知识的魅力。如果你听后感兴趣,可以个人继续做深入,因为只有这样亲身的去探究,去挖掘。才能将这些知识缝合和拼接在你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上,他才真正属于你自己。
如果你没有时间,我们当然明白,你很少有时间能做深入,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很少能安排出时间,在悠然的下午,自己抱起一本书,一览书中的全貌。但是,你可以在车上、在运动、在做饭的时候,通过音频,与我们一起大体略览每个学科的魅力,以此来初步构建出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的雏形。芒格说,有了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再通过实践经验,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就可以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巴菲特的导师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有着渊博且跨学科的知识。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居然有3个不同的科系邀请他去攻读各自的博士学位。但这3个系的知识跨域之大,你听听看,文学系、希腊和拉丁古典系以及数学系。格雷厄姆对赚钱这件事并不那么用心,但他去世时,却家财万惯,这就正如芒格所说的:想拥有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芒格呼吁不要去理会学科间的界限,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跨学科的方法组织起来的。如果你的老师没有教给你正确的跨学科方法,除了他自己学科模式之外,其他学科的重要模型都弃之不用,那你可以自己改正这种愚蠢的做法。你需要向其他科学学习,这样能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人与人之间,智商确实存在差距。但以前的节目中,我们也说过。
智商和认知完全不是一回事,虽有所相关,但并不等于。当你养成了正确的思维习惯,完全能比那些聪明的人,更加厉害。
库克船长的多元思维模型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以前在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时候,有很多船员在船上死于坏血病。这是一种恐怖的疾病,一开始它会导致牙龈溃烂,等到最后死亡的时候,整个人全身都在向外冒血。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是由于长期在海上漂泊,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但那时候的医疗知识却解释不了这个。
有一个叫库克的船长,这可不是苹果的CEO库克,而是一名英国的皇家海军军官。他发现同样是进行远航,荷兰船上的坏血病就没有英国船上那么严重。库克试图找到其中的原因。随后他发现,荷兰船只上有很多泡菜。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维生素C,但决定这样试一下,于是把大量的酸泡菜㛑搬到了自己的船上。
但接下来的问题让他非常为难,如果告诉他们吃泡菜可以避免坏血病。就等于告诉水手们说,这是一次远航,而且非常有可能染上这种恐怖疾病。这样一来,难说他们会起来造反,控制船只。如果不说,他又担心泡菜的味道会让吃惯了英国食物的水手们不习惯。
怎么办呢?库克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他把所有船上的官员聚集起来,并让普通的水手都能看见这些官员可以享用到泡菜,但不给普通水手吃。过一段时间之后,库克宣布:“普通船员每周有一天可以吃酸泡菜。”
就这样,最后,库克用一个小小的心理学技巧,如愿以偿的让全船的人都吃上了酸泡菜。并在接下来的一次远航中,非常大程度的改善了他船上发生坏血病的状况。而与此同时,其他的英国远航船只,坏血病猖獗依旧。后来,由于他对防治坏血病做出的突出贡献,伦敦皇家学会授予了他奖章,库克个人也被后人所传颂。
思考题:在职场中,你会偷东西吗?
听完了上面两个故事,接下来我问同学们两个问题:在考试中你会作弊吗?在职场中你会偷窃吗?你应该会理直气壮的给出:不会的答案。我也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如果现实的情况有所改变呢?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一,我们对作弊行为不加惩罚;二,让作弊变得非常容易;那么平日里诚实的人也会作弊。
这并不是我信口开河的一句结论。《怪诞行为学》的作者,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丹艾瑞里曾在不同的学校做过这个实验。可不要觉得是在什么三流大学得出的实验结果,做实验的学校可都是麻省理工、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
第二个问题的现实情况是,我们确实不会去拿办公室办公桌上的5块钱。但你确定这辈子都不会多拿单位里的一本记事本?或是出差报账的时候不会多报一些钱吗?拿一支笔,我们内心里会推断为办公用品是对员工的一部分补助,这几乎是人人都会干的事;偶尔从公用的冰箱里拿一罐可乐,因为我们自己的可乐也会被别人拿。我们通常会把细微的不诚实的想法和做法合理化,这就是将心理学模型和社会学模型引入到经济学中的行为经济学例子。
传统的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但事实是,人并非理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如上述让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在传统经济学素手无策的时候,跨界而来的行为经济学派异军突起,而后成为了经济学学术巨厦中强有力的补充。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一个行为经济学专家——理查德泰勒。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对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进行跨界的学科,如果你为听到经济学而感到头疼的话,我再为你说两个商业世界的例子。
iPhone不仅仅是iPhone那么简单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苹果的产品已经很熟悉了,无论是iPod、iPhone或是iPad。我们都能体会苹果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是极致的,我们今天想说的是产品本身之外的另外两点:苹果的包装和苹果的零售商店。包装和零售商店本应该是营销学里面的课程,当然,营销学很明显也是一门可以把心理学引入其中的学科。
众所周知的,人对人、人对物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我们给某人或某物贴上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本身很难被改变。而且无论标签是好是坏,在后期没有重大改观或突破的情况下,随后的印象轨迹将延着标签所指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产品的第一印象,它会在消费者心中定下产品的基调。乔布斯对此非常清楚,所以他可以让苹果团队为区区一个包装做了50多个设计。即使,用户一旦拆开他们,这些精美的包装就会被扔进垃圾箱;也即使这部分昂贵的包装费用是来源于存储芯片上的成本压缩,但他还是执着于包装的样式设计。
乔布斯说:“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最实用的软件等等。但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而如果我们以创新的、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也就会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
我们都去过当地苹果的零售店,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苹果零售店的设计应该是你去过最棒的零售店之一。不要觉得苹果零售商店的成功是必然的,在乔布斯刚提出建立零售店的时候,大部分的董事会成员并不看好。因为同期美国有另外一家电脑公司——捷威计算机,这家电脑公司在美国郊区开了零售店后就走向了衰落。我记得大约在十年前,还在读书的时候,见过这个电脑牌子,英文名称叫“Gateway”,现在,确实也很少见到了。但乔布斯通过店面设计和装潢精益求精的追求让苹果的零售取得了成功。
比如:零售店的玻璃楼梯是专利设计;石头地板的石头来源于佛罗伦萨,如果用混凝土代替,成本只是这种石头地板的十分之一。并且与捷威计算机公司的最大不同,苹果零售商店被开在了寸土寸金的商业中心地带。正是这些符合消费者心中品牌的形象,苹果零售店创造了捷威计算机零售店20多倍的客流,大获成功。并在制造话题和提高品牌认知度这些方面做出了间接的贡献。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银行、大型跨国公司、成功的购物中心都需要有明亮且宽敞的大堂。尽管,这些机构所在的地段都地价昂贵,但这笔付出,是值得,或者说,这就是必须的。
成败萧何的可口可乐
我们再说一个世人皆知的公司——可口可乐。
曾经,百事公司有个挑战可口可乐的电视广告,将消费者的眼睛蒙住,然后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品尝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测试者给出的结果是百事可乐的口味优于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随后也进行了类似的电视广告,唯一的区别是消费者可以一眼看出哪杯是百事可口,哪杯是可口可乐。测试的结果与百事公司的结果完全相反。那就奇怪了,是他们哪一家数据造假了吗?
一组神经学方面的专家通过现代先进的神经检测设备为我们给出了答案:两种可乐给到测试者的大脑愉快值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是在测试者知道了自己喝的是可口可乐时,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背外侧部分被激活。这是一片负责处理高级功能的区域,比如工作记忆和联想。可口可乐为广告支付了巨额的广告费,与此同时,也为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消费者脑中建立了更加强大的条件反射,这本身就是他自己的巨大竞争优势。
这个故事还没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加精彩。百事公司的这次口味挑战,让可口可乐公司绷紧了神经。他们发现口味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甜度所造成的——百事可乐的甜度更高。所以在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在改进口味增加甜度,并经历了测试者盲测后。宣布,传统的可口可乐将永久性的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甜度更高的新可乐。
此举,差点就毁掉了着这个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虽然在盲测中,新可乐因为甜度的提高,拥有了更好的口感。但这却引发了被芒格称为的“剥夺性超级反应综合征”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可口可乐原来的味道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消费者偏好。口味的改变让消费者因为被剥夺了原有的味道而产生的敌对情绪。芒格最后评价道,这个错误明显是高等教育的失败所造成的。
罗辑思维的“剥夺性超级反应综合征”
喜欢罗辑思维节目的同学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去年的时候,罗胖的老婆生小孩,就找人来为他代班出视频节目。请来的人,也都是行业中的大牛。但用户这边就不答应了,这些大牛在节目评论区里,被大量用户说得一无是处。现在得到app的模式是由各专栏作者负责相应节目,而罗胖那摊子的事情呢?还是只能他自己来干。这样的情况和1985年的“新可乐”大惨败如出一辙,消费者因被剥夺了原有熟悉产品的体验,而产生了敌对的情绪。我们以前的节目中也说过,人和企业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重演的毫无创意可言。
我说这句话可并没有任何看笑话的态度,恰恰相反。我想说的只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错误无数,而唯有持续不停的去学习,去总结,才能让我们避免掉其中的一些错误而已。
结语
你看,成也萧何败萧何,可口可乐的辉煌是做好了跨学科的功课,但“新可乐”事件的发生,也对因跨学科的某些知识点产生的缺乏所造成。现在,你应该感受到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魅力和能力,重大问题的解决往往牵扯到许多学科。
用李笑来的话来说就是:掌握足够多的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就可以向获得芒格所描述的“普世智慧”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拥有“普世智慧”的人不仅可以收获美好的人生,同时也能获得世俗社会的成功,这是我从芒格身上学到的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如果你视罗振宇、李笑来这些人是跑在我们前面的老师的话,那么芒格就是个人成长领域里面在世的祖师爷。
心理学被芒格强调为可以,而且应该和其他学科结合的基础学科。李义君也在他自己的营销工作中,深受心理学方面的影响,从中获益匪浅。所以在至少在我们看来,这不是洗脑。人是经历的产物,回想起来,我们曾经获益于此,也希望同行的你,可以有所收获。
2、四分钟看懂穷查理宝典,穷查理宝典越混越穷的人
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太死板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变富变有钱,但实际上变富这个东西,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果不懂得灵活运用变富的经验,哪怕学再多变富的经验也难以变富。
但今天这篇文章,阿胖会与你推荐一个不用太灵活的变通,看了就能立刻用的变富经验,这个变富经验是我从《穷查理宝典》上看到的。
《穷查理宝典》是汇集了查理芒格智慧精华的一本书,整本书的核心就是在说变富的秘密,只不过是通过心理学、思维、个体成长等方面去阐述的,而且角度很有意思,是从变穷的角度去说的,搞清楚怎样会越来越穷,然后避免这些能让你变穷的事,自然会富了。
在《穷查理宝典》里提到,越混越穷的人,一般都喜欢做这3件事,你在做吗?
先简单介绍一下查理芒格,他的智慧堪称一绝,可以说“股神”巴菲特能有如今的成就,芒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巴菲特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芒格的崇拜之意:“他的智慧帮我拓展了视野,让我以火箭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接下来咱们聊聊《穷查理宝典》里的重点内容,细细体会芒格的财富智慧。
不停的越级挑战《穷查理宝典》里芒格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想得到某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他”,这句话其实说明了匹配的重要性,所以也有了这样一个观点:不停的越级挑战,会让我们越混越穷。
芒格和巴菲特做投资,从来都不越级挑战,对他们而言,高科技企业看不懂,所以哪怕有些高科技企业发展再迅速,他们也压根不会投资。
不断的越级挑战最先带来的打击就是你个体资源上的浪费,越级挑战意味着你可能花费大量的资源,包括金钱与精力,成功的概率可能还是只有0.1%。
然后还会对你的心态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成功概率很低,花费有很高,但凡失败一次,我们都会有很强烈的遗憾感,自信心也会受挫,多失败几次,可能你连行动的欲望都没了。
这两种影响加起来,必然会让一个人越来越穷啊。
但如果做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花费不仅少,成功率还高,成功多了,还会越来越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自己自然而然的变富了。
关于越级挑战,《穷查理宝典》提到一个细节,不停的越级挑战是指跨越很高的级别,比如你完全没打过篮球,却要参加篮球比赛,但在稳定自己情绪的情况下,适当的越级挑战,对你的财富还是有好处的哈。
比如你平时一天能读半本书,今天尝试着一天读读三分之二本书。
不看现在,只看未来在《穷查理宝典》里,芒格提到,当一个人喜欢不看现在,只看未来的时候,会越来越穷。
我们的驱动力其实是靠反馈,比如做某件事得到了鼓励或好处,我们便会继续愿意做这件事,而不看现在只看未来会毁掉这样的反馈机制,让我们整天颓废。
比如你今天得到了升职加薪的消息,收入整整增加了2000,到了月入6000的地步,但如果你满脑子都是那些月入6w的人,你未必会因为这点收入而开心,只会想:“才月入6000啊,离月入6w差远了”,可能你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都会闷闷不乐,本来一件升职加薪的好事,却让你难过、颓废,多来几次,你可能连奋斗的欲望都没了,自然会越来越穷。
芒格就很懂这点,所以在他的人生中,只要有点进步,都会告诉自己太棒了,这便是把目光聚焦到了现在,偶尔看看未来。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给出了帮助我们做到多看现在的办法。
只要我们让自己刻意的去发现某件事情中的美就好了。
比如你被公司辞退了,你也要尝试从中找到好处,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也有选择更好的其他公司的机会!
经常性的张扬在《穷查理宝典》里,芒格提到,当一个人经常性的张扬,会越来越穷。
芒格有个同事曾经就因为张扬吃过大亏,他最开始是做律师的,这个同事当初读书的时候是全年级第一,履历也非常的丰富,这也使得他在客户面前总是一副知识渊博,炫耀、张扬的样子。
后来上级直接把他给辞退了,只留下了一句话:“你要做的是让客户成为整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张扬的人真的很让人讨厌,虽然有些人确实有些能力与实力,但他把这些实力刻意的展现出来,去和人比较,并且刻意压我们一头,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人都有种心理,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自己应该是非常强大的那种人,结果这时候出来了一个人,四处张扬,还刻意的压自己一头,没人会愿意和他做朋友,甚至有人还会刻意的算计他。
这个世界想要变富、成功,必须要依靠朋友,因为现在时代变化太快了,你张扬就是赶走朋友,也就是断了自己的财路。
但张扬其实是本能,该如何克制呢?《穷查理宝典》里提到了一个办法:学习宏大的学科知识。
比如物理学、化学这种,最好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这些知识认真学了一些之后,你会觉得自己压根就不是主角,只是世界上渺小的一份子,张扬干啥。
我是阿胖,关注我,为思考点赞~
更多精彩好文:
当你负债累累,连亲人也看不起你时,不妨试试芒格的逆袭法则
“中国巴菲特”张磊:关于如何变富有,我一直都在遵守3个原则
96岁的芒格:我一生的财富主要来自于三个字,但很多人都不在意
本文关键词:穷查理宝典到底说了啥,穷查理宝典在线阅读云展网,穷查理宝典百科,穷查理宝典filetype:pdf,穷查理宝典免费阅读小说。这就是关于《四分钟看懂穷查理宝典,解读《穷查理宝典》4、掌握多元思维模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