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系列rx78,78民间测评:狼牙考古
关于【高达系列rx78】,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高达系列rx78:78民间测评:狼牙考古 第57期 EMIA RX-78-2 高达
作者:狼牙LY 文章转自78DM
资料库链接:https://acg.78dm.net/ct/7181.html
2006年2月发售,定价2000日元
------------------------------
EMIA的设计确实是有很大进步,可惜了,廉价产品线的做工还是拖后腿了。
------------------------------
包装展示
正面封绘
背面简介
侧面封绘
正面封绘为开页设计
开页部分的透明封绘
正面封绘为开页设计
内盒一览
(这一堆绑线把我整吐了,回盒老麻烦了)
说明书
机设卡
(机设卡真是个好文明,可惜了)
本体展示
造型上是那种拳头偏大的比例,个人感觉还蛮有味道的,不错。
尺寸上呢和一般的MIA一样,都是4寸玩具大小,因为出差的关系,手头没其他MIA高达,就不作对比了。
整个造型结构设计都是全部新规的,关节方面相对于MIA加强了很多,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越,这点在后面的可动展示中会着重介绍。
其实吧,EMIA的做工确实要比MIA好点,漆面质感不是很油很亮的那种感觉,渗线也细一点,本体还有旧化涂装。但其实也就好了那么一点点,多少还是受到了廉价产品线的限制。
背包的涂装也非常丰富。
尺寸对比
机设全高为18.5米,玩具全高约105毫米,差不多是一个4.5寸玩具的大小。
按换算,其比例为1:176。
可动展示
图①②③④:颈部可动,头部的可动范围还算是可观的。
手臂的连接结构如图,双段结构三段可动。另外,虽然是C型扣,但因为材质的关系,可靠性较高,不容易断。
图①②:肩甲可动,肩膀也可拉出(太用力容易脱开),手臂的平抬和内拉幅度都非常大。
图③:手臂根部和手腕处可360度平转。
图④:手肘为双关节,手臂的弯曲幅度较大。
图①②③④:腰部的可动幅度不大,但相对于MIA来说,好歹是有了。
裙甲依然是软胶材质,无可动,但有韧性。
图①②:有韧性的不可动软胶裙甲并没有怎么限制的腿部抬起。
图③:腿部的最大内外翻幅度如图。
图④:膝盖为双关节,腿部的弯曲幅度很大。
脚腕也使用了双关节设计,摆动幅度很大。
图①②:得益于脚腕的双关节设计,下半身的接地性十分强大。
背包上的刀柄底座和喷口可摆动。
细节展示
因为官方渗线偏淡,所以反而显得面部不清楚。
整体做工也是一言难尽,毕竟是廉价产品线。
侧面
胸口的凸起部分是独立分件的,而且可以摆动,但怎么掰都感觉有些歪。
漆面的质感虽然比MIA好了些,但做工问题没有改进太多,溢色、剐蹭、气泡等等等都很明显。
手臂部分
拳头的造型真的非常大。
下半身
侧面
脚底板的四色涂装真的是非常棒,值得表扬。
背包上的喷口也采用了银色涂装。
腿背部分
配件展示
光束步枪
瞄准镜有黄色涂装,前握把可动。
火箭筒
后侧挂链可动。
光束步枪可通过连接件挂载在背部。
火箭筒也可通过连接件挂载在背部。
盾牌只能手持,不能挂载在手臂侧面上。
通过自带的连接件,盾牌可以挂载在背包上。
盾牌背面还能安装一个光刀刀柄。
光束军刀
安装在背包上的和带有特效件的是两对零件,不能分离。
光束长矛
底部也有刀柄伸长的细节刻画。
普通流星锤
锁链是金属件。
超级流星锤
球体上的尖刺更长更细,锁链依然是金属件。
和扎古II联动的配件
和老虎联动的配件
替换手型
POSE展示
最后总结:
包装上,开页式的正面封绘真的很美丽,但是内盒本体上的一堆绑线真的是头疼,回盒很费劲。本体大拳头造型估计大部分人难以接受,不过我倒蛮喜欢的(你反正什么都喜欢)。做工方面受限于廉价产品线的定位,多少都有些问题,瑕疵明显。但结构设计和同时期的MIA真的拉开了不小的距离,甚至于说其设计理念已经无限接近于如今的玩具了。肩膀和脚腕的双关节设计让人十分惊艳,腰部和大腿根部也有了一定的可动幅度,整体的关节松紧度也没有问题,这几点对于把玩手感和POSE来说提升是非常大的。
配件方面非常丰富,应该也就只有枪榴弹没有给了,结合本身的高可动(当时对比MIA来说),这盒玩具的可玩性是非常高的。再搭配上套件里给的扎古&老虎战损件,也可以还原一些0079里的名场面。
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性价比(当时)颇高小比例玩具,可动设计上也确实花费了一番心思,而且效果显著,只是可惜被廉价产品线的做工拖了后腿。
以上便是EMIA高达的完整测评,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吧。
宅君点评:其实当年的MIA和EMIA都是比较好的产品,可惜后来产品线停了,可能是生产成本太高了吧。。。
2、高达系列rx78,一骑当千的联邦绿铠魔神
作者:CC 文章转自78DM
当RX-78系列刚刚开发出来时,研发团队都认为其外壳(装甲)具备了足够坚固的优异耐弹性能。不过,一旦投入实战后技术人员就发现永远都不缺更强力的火炮和弹头,即便是月神钛合金也面临着转眼之间就被彻底摧毁的可能:马杰拉战车炮也难以击穿的RX-78-2装备的3层蜂巢结构盾牌,280毫米渣古火箭筒却能贯穿,这对于联邦军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大冲击,对于公国军来说也是一个意外。理论上来说,能够穿透盾牌的火箭炮直接命中月神钛合金打造的装甲的话,后者恐怕也难以抵挡。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当装甲的防御力变得不再可靠时,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而面对这种问题最直接也最简单的解决之道,就是开发出防御力更高的新型MS。西卡西,理论是理论,现实中开发一款新型机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经济、时间等等……民主共和制的地球联邦在体制上无法像集权制吉翁公国那样高效化,当然在国内也缺乏具备相对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民间大型军工企业,所有的MS开发都在官方的管辖之下(或是将民间人士吸纳进研发团队里,笼养鸡和走地鸡的区别)。因此只要确定了一套体系路线,就很难再进行大幅度的变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的MS机种无法与层出不穷的公国军MS相比(衍生机种并不能算是新机种,南石北喉大小青,说到底都是黄喉拟水龟罢了),但实际上局地用衍生机种的数量种类却足以与之相比。这是因为联邦军因为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无法随心所欲的开发出新型MS来应对战场状况,只能使用既有机种来进行针对性改良(这也是吉姆拥有大量衍生机种的原因)。于是,全装甲系统理念以及应运而生的FA-78-1“全装甲高达”(Gundam Full Aromr Type)出现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FA-78-1全装甲高达是FSWS计划(Full Armor System and Weapon System)的早期成果之一。在当时,联邦军的“V作战”计划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计划成果之一的RX-78-2“高达”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军方的高度评价,给研发团队长了脸。不过比起RX-78-2,军方对阿姆罗·雷本人的新人类能力更感兴趣。一个喜欢机械的15岁少年初战即击破2台渣古Ⅱ,随后一路过关斩将击败无数公国军王牌,用单纯的机体性能优秀或是运气好来解释怎能令人信服的——这种神迹让之前还处于迷雾中的“新人类”概念,在军方眼中第一次清晰了起来。因此高层(以雷比尔为代表)一面给予白色要塞部队(以下简称木马队)超乎寻常的特殊待遇,一面刻意将木马队宣扬为新人类部队。实际上也正是为了在大决战来临之前彻底扫除军队中的厌战气氛,起到提升士气的作用。寡头政治,少数掌权者的意志是可以盖过大多数批判的,领导定调的东西顺毛撸总是没错的——甚至于很多计划提案一旦冠以“新人类”之名,就能得到决策层更多的关注(有些项目立案早于阿姆罗的出现,却在那之后改头换面成为“新人类专用机”而受到重视——BY某台0087年依然能用的机体)。
于是有意思的事来了,一些以“新人类专用XXX”为世人所熟知的兵器开发项目,实际上仔细一推敲就能发现跟真正意义上的新人类用兵器很不相同,甚至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当然是因为联邦军最初对于新人类这个理念理解不深,也没有吉翁弗拉纳冈机关那样的专业科研机构,因此对于新人类的理解非常的局限。因此我想说的是,当各位看到全装甲高达的头衔之中有“新人类专用机”关键词时也不必惊讶。在一部分支持新人类理念的人士眼里,科学严谨的归类定位并不重要,其所象征的意义与振奋人心的作用才有价值。
嗯………………………………………………
扯远了,我们再来看看这次的主角吧。
所谓的全装甲,并不是一刀切的给MS全身都包覆上密不透风的全覆式铠甲。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诸如驾驶舱和四肢等区域进行装甲的加装。以RX-78系列为例,全装甲并不是让机体变成刀枪不入无懈可击的铁疙瘩,那样对综合性能的提升毫无益处。全装甲的真正价值在于不仅具备装甲护具的功能,还可以内置武装、推进系统,从而变成一种多面的复合体系。不然,这个计划也不会叫Full Armor System and Weapon System了。
嗯……………………………………………………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要提升防御力,大可让MS追加更厚重的盾牌好了。诶,这种想法其实是对的,而且相对来说成本还低廉(联邦高层喜笑颜开)。但是,传统的MS盾牌无论是携带还是使用,都是要靠机械手握持的。一旦盾牌尺寸形状重量改变,会连带机体重心不稳。在宇宙中会造成AMBAC系统产生负担,而在大气层内还要考虑空气阻力等问题……全装甲并不是这种拍脑门就上的设计,以本机为例,全装甲化后重量依然平均集中在机体上,平衡性和姿势制御都能够正常运作,或者受到影响极小。至于因为整体重量增加带来的机动性、运动能力的恶化,可以通过设置额外的推进器来弥补。不过这种改良设计需要后期反复的计算和模拟来达到最优化,否则重量增加就增加推进器(或是更换出力更高的组件),因此带来尺寸重量的进一步增大,机动力下降,于是继续堆叠推进,而后重量增加,再叠……最后成为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构造与特点
一、头部
原先全装甲化是要连同头部一起加装装甲才对,但为了避免取景感测系统和头部火神炮的机能因此受到影响,因此没有装上。因此本机即便是连番号都改了,但头部配置依旧与RX-78无二致:双目式感测器和头冠主取景器构筑成本机的主观测系统,肉眼感官的距离感令视觉情报更精准也更真实,而三角测距也被证实更为精准;额头中央的五边形组件是雷达索敌系统,下方整流罩虽被认为会影响双眼式感测器获取来自上方的视觉情报,但其存在价值大于弊端,该保留还是得保留;全周波天线是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环境下作战的主要通讯手段,醒目的大型V字形已经成为RX-78系列的标志了;火控雷达同样照搬了原型机的“下颚”设计,在考虑到头部内装了大量电子设备,相匹配的散热系统也少不了,于是面罩的两道散热槽也一并保留;两侧两颊护面的作用与面罩相同,与整个头部外壳组成了一个半封闭式的头盔,尽可能地将中弹的风险与内置各种精密设备阻隔开来。另外由于存在火神炮的使用考量,两颊的五分式散热窗兼具了排烟的机能。
(其实这部分压根没必要说,但不说又觉得少了什么…)
二、躯干
我前面也提到了,全装甲对一部分重要区域进行局部装甲强化,那么承载了驾驶舱区块和动力炉的躯干显然是最应该被“全装甲”的。本机特别注重上半身的防弹处理,危险主要来自正前方,因此在机体的胸部、肩部、腹部都挂接了装甲。考虑到NC-3型核融合炉的维护问题,两肋并未全装甲化,后腰为了避免和背包产生干涉同样也没有加挂装甲,也没必要。
随着新增加的装甲,驾驶舱的开启方式也有所变动,必须先往上掀开最外层的新增装甲舱盖,才能露出内侧原装舱门。胸部的换气口中弹概率数值也不容忽视,该处在宇宙中能运用在姿势制御和制动上,重力下高机动作战时也可发挥出姿势制御辅助效果。因此胸部换气口必须保留,也必须强化防御,折中的办法就是在百叶窗式换气口处套一层新设计的格栅(也有开闭式隔板的说法和设定图,但还是以大河原设定为准才浪漫)。RX-78腰部本身就装设有裙甲,但依旧对该处也进行了一丝不苟的全装甲化(不覆盖氦3冷却块,所以乍一眼会以为没新增装甲)。腰跨中央区块非常省力的用增装装甲完全覆盖,考虑到本机的空间战定位以及大战中后期的局势走向(主战场开始朝宇宙转移),判定大气层突入用装备非必要而进行的处理。此外,腰跨中央区块后方预设了光束军刀挂接点,为无处安放却又是重要的MS战格斗武器提供了容身之处。
全装甲在着重防御的同时,还讲究一个固定式武装火力提升的问题。躯干区域一般来说不提倡搭载武装,一来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弹药仓(这里主要是指实弹武器),二来武器运作产生的热量会加剧原本散热系统的负荷(特别是光束兵器)。于是,在这个什么都不方便装的部位,设置小型飞弹发射巢是最合适的。3连装飞弹发射巢组件的舱盖(装甲罩)本身还能成为颈部的保护,虽说在发射时有阻挡视野的缺点,但那只是极短时间的事情,问题也不是很大。不过这种小型飞弹在MS战时无论是命中率还是破坏力都有限,比较适合在对舰、要塞作战时与膝部2连装飞弹发射巢协同进行火力覆盖,或是在对抗复数高机动目标时大量发射起到牵制的作用。
三、四肢
本机的机械臂采用了成为日后可动骨架雏形的准内骨架构造。原本的肩部装甲为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主流的三片彼此悬吊连接设计,全装甲化后跟跟躯干一样在本已完成的肩甲上再盖上一层装甲外罩。由于RX-78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日后扩充装备的可能,肩装甲是有内置扣锁挂架和管线接驳装配位的,只不过平时用盖板覆盖了看不到。不过增装装甲的重量对肩部固定轴造成的额外负荷,必须由更换高出力的液压驱动来弥补。
本机上臂能够得到肩与前臂装甲的保护,并不需要额外增加装甲。而前臂部分原本是可以依靠携行式盾牌来提供完全的保护,但全装甲摒弃了这种大铁块配置,因此前臂是需要全装甲化的。考虑到后勤维护的便利性增装装甲采用的是左右合的组装方式,这种看似粗线条的设计是为了确保装甲本身的强度,尽可能避免过度分割。在装甲拼接处设置了两对大型扣锁咬合固定。秉持FSWS理念,新增加的外挂装甲本身也预留了挂接武器装备的固定点,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本机的腿部区域大致可分为大腿和小腿(胫部)两部分。其中大腿的保护装甲是经典的前后分割式设计,正面装甲能配合腿部的曲张进行有限度滑动,这是为了在任何动作状态下都可以为外露的膝关节提供保护。此处装甲结构坚固,在宇宙空间运动时机体往往处于一个前倾的角度,大腿部位其实是可以得到前裙甲相当不错的保护,因此该区块被认定不需要加装装甲。
本机的胫部的准内骨架比起大腿来,其实是更为厚实复杂的。这是因为胫部需要在直立时支撑机体重量(宇宙用机可以不必过多考虑步行),吸收分散冲击,并且内置推进燃料槽……机能如此复杂的胫部有加装装甲的必要。胫部的全装甲化可以称得上是最为彻底全面的,自大腿以下完全被增装装甲所包覆,从外观上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了。并且,该处增装装甲不像前臂装甲那样简简单单的两片式左右合构造,而是细致地分割成前后左右四个区块,彼此咬合固定,且内置的机能各不相同。
自MS-06诞生以来,MS的机动力主要来自机体的下半身,联邦军MS也并不例外。有意思的是,一样是增加胫部高机动推进喷射器和必需的推进燃料储备,公国军MS是在胫部外、后侧配置推进喷口(参考R系列)。而本机的高机动推进喷口则是配置在胫部的前、外侧,后、内侧则是新增推进燃料槽所在,吉翁、联邦技术人员的理念差异可见一斑。除此以外与肩部一样,膝部的增装装甲内藏了二连装小型飞弹发射巢。左右两侧是小型微调姿势制御喷口(实际上这是散热器将高温状态的蓄热物质通过气态排出,在散热的同时也能起到姿势制御的效果,胸部换气口也是相同原理)。
本机的脚部仍旧采用前、中、后三段构造,用来制作脚部的装甲采用的是相对韧性较好的材料,能配合动作所需产生一定幅度(微幅)的扭曲变形。当然了,脚部内设有大型缓冲装置,配合胫部末端的同类型装置,能够很好的吸收接地时的斜向冲击力。本机原本就是针对宇宙空间而设计的,即便是在加装了装甲护套后也不能影响脚底的推进喷口机能。全装甲的理念是在既有防御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装甲,所以在套装新增装甲后原先的脚踝装甲依旧保留。不过考虑到停机整备的便利性,特意将踝装甲两侧保护驱动马达的椎台形装甲外露,这样作为直立时的拘束装置接合点的机能就能正常使用了(这样脚踝后方和侧面防御就变差了,有利有弊吧)。
全武装
Twin Beam Rifle/二连装光束步枪
前面介绍过了,本机的前臂附加了新增装甲。除了防御力大幅提升外,新增装甲外侧还预留了武装固定挂点:
右臂挂接的是新开模的二连装光束步枪,虽然攻击范围相比起手持式光束步枪来反而变小了。
但好在射速快,比普通光束枪来出力更高,连续射击的威力足以令身经百战的老兵也心胆俱裂,即使是公国军后期生产的格鲁古古、加大魔也难挡其一击。
Shield/盾牌
本机的左前臂新增装甲外侧挂接的,是一面小型六边形盾牌。本机全装甲化的结果是总重超过了90吨,再装备手持式大型盾牌显然不合适。
再加上前面提过的重心平衡问题,因此改为装备挂接式半固定小型盾牌是更为合理的——说是小型盾,其实这就是一面非爆炸反应、构造简单的层叠装甲板。不过耐弹性极佳,是本机全身上下防御力最高的部位。重装甲的本机运动性大受影响,小型盾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本机灵活不足的遗憾。
360mm Rocket Launcher/360毫米火箭炮
本机右肩后方设置的可动式火箭炮发射器是吸取了RGC-80数据资料,考虑到射击时的后坐力,亦仅搭载了一门缩短了长度的短管炮。弹匣配置在了炮管末端,绝妙的设计使得这么火箭炮的仰角射界非常理想,在非射击状态下炮口可以90°垂直朝上收纳,避免干涉头部右侧的视野,这是RGC-80所无法做到的。
装备了火箭炮的本机再加上二联装光束步枪,在火力上远远凌驾了同时期MS,将“中距离轰炸用MS”理念完美的呈现了出来。因为武器的特殊性而将本机划为中距离支援用机种似乎并不合适,因为本机的高防御重装甲设计,使得单机便可以实现敌阵的突破,直接打击后方的舰艇,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亦或是凭借丰富多彩的武器库歼灭多数敌机,“我包围了它们”)。由此可以判断本机的运用比较适合对舰队作战,拿来打MS战可说是浪费了——话虽如此,本机的MS战能力也是非常优秀的,只是说它的价值在对舰、要塞作战上能够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Missile Bay/飞弹发射巢
(哦,前面讲过了)
——————————————————————————————————————————————
我最早接触了解到FA78的契机,其实很郁卒。很多朋友都知道CC是seed起家转职成UC粉的,一开始狂迷的是seed。大约是十六七年前的某日吧,在翻看电击HOBBY某期时眼前一亮,发现有一台军绿色高达的配置很有趣嘛,全身追加装甲,导弹发射器,右肩还有一杆大炮,这不妥妥的抄袭我们家决斗嘛(大雾)。于是,抱着这种比较无知的心态我还真的下功夫去研究了一番,这才知道了这原来是叫FA高达,并不是创意抄袭,人家比决斗早了好几十年呢……借这个机会,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个补全机设的MSV存在。0079年除了阿宝李和马沙外,还有强尼·莱丁松永·真这些王牌(一直到现在官方主力宣传大力塑造的还是吉翁)。
后来,电击做MG版RX-78-2各个版本对比特辑,让我知道了还有完美高达的存在,进而知道了模型狂四郎。当年还没有后来大热的高达创战者创形者,甚至连模型战士起始都还没出。所以,在十多年后看到同类型动画后顿觉风水轮流转(机器人对战题材我个人打小就喜欢,上幼儿园时就狂喜欢无敌三四郎,后来国内电视台还引入了老外机器人对决节目,好像叫机器人大擂台)。而FA高达,最初就是京田四郎的完美高达2号机(3号机就是红战士了),配色是儿童化的蓝橙。进MSV编制后完美高达2号机被赋予了FA-78-1这个编号,其中蓝橙原色被设定为北本高史座机,不过更为人熟知的当然是再设计的军绿版FA了。关于军绿色版FA的设定其实很迷,一开始被定义为战后官方出品的战史配图(所以会出现对战完美囧这种让人下巴脱臼的概念画面)。在长谷川大神的《机动战士高达MSV战事记:强尼·莱丁》里最初的反派机就是“绿色的高达”,稻妻的高机动格鲁古古还被虐爆了,最后靠魔改的高机动R2全铳式才扳回了面子(当年格鲁古古的人气真不如渣古啊…)。
这些都是真红稻妻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全铳式的头部大型刃设计被蛇尾的伊莱杰专用GINN给借鉴了,而FA高达对战高机动型渣古的戏码也在雷霆宙域里再度上演(连结局胜负都一样)。
B-CLUB这个系列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玩了,或者说知道这个系列……以前一直在电击hobby上持续有推出相关产品,比如配合一些财团13贩售的套件改造出当时尚未套件化的冷门机(比如MG吉姆加农Ⅱ,MG渣古改,MG德瓦吉,HGUC吉姆Ⅲ,HG萤火虫扎古勇士,HG神意扎古等等)。其中以HG先行量产型扎古勇士、HGUC吉姆Ⅱ(再看看后来立体化的吉姆Ⅱ,那体型实在是让我无法满意)、HGUC吉姆加农和HGUC吉姆狙击特装最让我垂涎。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个系列吧,一来是GK白膜,需要玩家自行打磨上色,我手拙;二来就是贵,本身就是配合塑料套件的改造零件,东西不多,价格能是基础套件的好几倍(吉姆加农改件当年卖4800円,而一盒HGUC吉姆才700円),实在不是当年还是学生仔的CC能承受的(再加上当年网购还没这么便利,买模型完全看实体店进什么货)。现在的话,海鲜市场可以很方便的购入B-CLUB改件了,或是价格更低的翻模。也有不少手艺人独立开发各种改件造福玩家,每次我看到又出新品了就忍不住感叹,真是幸福的时代呢。
跑题了,再来说说这次的FA高达吧。
Robot魂Anime系列吧,相信各位都不陌生了。最近这个系列让我很上火,不是之前成为话题的陆高,而是0083联邦系的那几只吉姆。由于我本人是量产控,无论是吉姆特装、吉姆改和吉姆镇暴都入手了。至于这几款的问题我估计很多人都陆续发现了,就是脚踝某个半球套关节100%开裂。一开始我以为是把玩过度了,毕竟吉姆特装是少数一只摆台面上时不时就要掰一下的心头好(我这只阻尼胶自己融了,油油的)……某次我把封车库的宇宙吉姆改拿出来,发现居然也开裂了(一只脚已经裂了一条小缝,另一只轻微白痕),再开一只城管(也是科普拍照后就封车库了)更严重,这才明白压根不是把玩问题,而是零件公差或者压根就是设计问题(100%开裂,POM塑钢,修都没法修)。
所以回头看看Anime最初的几只联邦系,真是顿感良心。至少人家不会自己开裂不是么……我本人对玩具其实没有太高的要求,毕竟玩了二十年钢普拉,好的差的都见识过七七八八了,很少能让我惊喜,也基本不会让我太置气——很好,这次0083成功让我上了火,我不知道再版的吉姆特装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希望吧。
FA高达属于Anime系列的早期产品了,当时刚发售时没get到它的美,略过了。后来MSV线越做越好了,最近初期型R型渣古Ⅱ都官宣了,让人激动不已。回头过来,发现我们大联邦也是有可以一战的机体嘛。再加上我本人喜欢擅长射击的炮机,所以想着是不是做一期FA高达吧23333。
我手上这只FA价格肯定比当年贵不少了,具体价格不说了,咸鱼收的,相比如今再版还没出货的短暂高价期,还是算不错的(盒损还是比较划算的)。开盒后有短暂的呼吸停滞,上下两层塑封,扎实的本体、一般武器装备、丰富的手型、各种特效件(导弹还分射出和非射出两种)、分得很细致的马甲……3年后的重高达配置几乎和FA一致,售价就高了1000円,摊到玩家身上又不知要多出多少钱……
Anime的RX-78肩膀个人觉得做窄了,相信就是为了后续推出FA、完美这类装甲机时外形不会太壮,毕竟有现成素体的话只要新开模圣衣就可以了,省省就是一个亿嘛。托了Anime78的可动福,即便是穿上一身马甲可动还是够用的(腹部马甲一体化,可动牺牲了)。因为走的是当年大河原邦男的机设,所以不存在MG那样后腰挂光束军刀的结构,所以理所当然又被省略了(所以单单素体用的话其实没必要附带光剑了,素体配色那么难看,拆了马甲就好像从卧室冲出来的只穿了睡衣的猥琐小个子大叔)。
我现在比较期待的是Anime系列什么时候开MSV-R线,毕竟MSV-R本来就是给MG 2.0系列搞再就业第二春的(只是不明白联邦那边的怎么都滚到GTO去了),几乎全是可以用既有素体改改弄弄(是不是可以把我最爱的加布兰给顺手出了?),像FA-78-1B这种就是和FA高达一个套路,不难的,财团13。
那么这一期就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我们下期再见吧~~
宅君点评:我知道FA78确实是很好打,后期吉姆全部用了78的实战数据,简直就是无敌,吉翁的老兵都不够打,何况新兵
本文关键词:高达系列所有机体,高达系列动画,高达系列动画观看顺序,高达系列食物链顶端的夫妻,高达系列第一部。这就是关于《高达系列rx78,78民间测评:狼牙考古》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