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概况介绍(高考地理大题精选:泾渭分明)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概况介绍,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高考地理大题精选:泾渭分明
- 2、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高考地理大题精选:泾渭分明
渭河流经甘肃、陕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汉江水穿越秦岭隧洞引入渭河,以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该现象因时而异,据考证,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曾有过六次反复,年内冬夏季也不同。
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区域水系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渭河流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的问题。概述该问题的具体表现。
(3)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自然条件的优劣。
(4)某校学生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保护植被。
考点解析:
本题通过一幅秦岭南北两侧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局部水系图以及有关泾河、渭河、泾渭分明的文字材料为载体,既注重教材水资源、河流特性等主干知识的考查,又突出命题“能力立意”的特点。考查内容有:河流含沙量影响因素分析、流域生态问题、区域跨流域调水条件、流域可持续发展条件评价等。
答案
(1)①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②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
(2)①水资源短缺;②水土流失严重;③旱涝灾害频发;④水污染严重等。
(3)优:饮水源地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河流水量较大,水质好;劣:线路穿越秦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开凿工程量大。
(4)观点1:不正确。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含沙量大,河道淤积;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
观点2:不正确。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地势落差条件达不到梯级开发的要求。
2、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1.1 工程总概况中国地域辽阔,但水资源贫乏且分布极不均衡。大陆季风性气候使得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呈现极不均匀的状况,年际分布上连年干旱或连年洪涝也时有发生;而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加之水汽输送主要靠位于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向西部内陆输送水汽,使得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多北少。
相对的,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缺水程度。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但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尤其是海河流域,其缺水状况最为严重,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该地区面临着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大部分河道已成为季节性或常年无水的河道,地下水严重超采,城乡供水全面紧张的状况。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北方地区面临的水危机日益严峻。
改善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状况,加大水资源供应量,已迫在眉睫。而改变地域上、时间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只有兴修水利工程来进行调节。因此,把水资源丰富的南方水调到北方来,即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大幕。50多年来,水利工作者围绕南水北调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多个方案的比较,最后形成了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和西线3个主要的调水线路。
南水北调工程,纵贯中华大地,跨越四大江河,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这项巨大工程的实施,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优化配置水资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向北方调水,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影响面广和投资巨大的工程。
经过详细勘察、勘探和多方科学论证,做出了从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地方分别向北方调水的实施方案,即按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规划分别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引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受水区用水量等条件限制,每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108m3,总投资规模约为5000亿元,并分期实施。分期实施后可基本缓解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并逐步遏制该地区因严重缺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来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矛盾,对于改变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提高沿线地区的供水能力,以及保障地区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效益。下面分别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线工程及中线工程。1.1.2 东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调水线路沿线和胶东地区的城市及工业用水,改善淮北地区的农业供水条件,并在北方需要时,提供生态和农业用水。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是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分为黄河以南、胶东地区和黄河以北3片。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城市,包括天津、济南、青岛为主的特大型城市和沧州、衡水、聊城、德州、滨州、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枣庄、济宁、徐州、菏泽、泰安、扬州、淮安、宿迁、连云港、蚌埠、淮北、宿州等大中型城市。
东线工程供水区地处黄、淮、海诸河下游,跨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多年平均降雨量从南向北为1000~500mm,由南向北逐步递减。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内、年际不均,丰枯悬殊,连续丰水年与枯水年交替出现。东线供水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地势较平坦,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和粮食等农产品主要产区。
据1998年统计,区内人口1.18亿,城镇化率23.6%,耕地880×104 hm2,工、农业总产值1.75万亿元,粮食产量为15576×104t。区内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东线供水区面临着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体污染、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在积极采取节水措施和相继建设引滦入津及引黄、引江等供水工程情况下,对局部地区水资源不足虽起到缓解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缺水的局面。因此,在进一步节约用水、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东线工程已十分必要和紧迫。根据供水目标和预测的当地来水、需调水量,考虑各省(市)意见和东线治污进展,规划东线工程先通后畅、逐步扩大规模,分3期实施。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
抽江规模500m3/s,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9×108m3,其中新增抽江水量39×108m3;过黄河50 m3/s,向胶东地区供水50 m3/s。第二期工程:供水范围扩大至河北、天津。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600 m3/s,过黄河100 m3/s,到天津50 m3/s,向胶东地区供水50 m3/s。
第三期工程:增加北调水量,以满足供水范围内2030年水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800 m3/s,过黄河200 m3/s,到天津100 m3/s,向胶东地区供水90 m3/s。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并计划将于2007年通水,主要向江苏北部和山东两省供水。2013年12月11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难点是:沿线水质的污染较重;难以解决北京缺水;黄河以南需用泵站扬水,运行费用较高;因与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共用输水河道、泵站和湖泊,遇淮河流域干旱或江苏省用水高峰期,向北供水的水量和过程难以保证;运行管理复杂。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划分为输水干线规划区、山东天津用水保证规划区和河南安徽水质改善规划区。主要治污措施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截污导流、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整治工程5类项目。
根据水质和水污染治理的现状,黄河以南以治为主,重点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和生活废水的处理,结合主体工程和现有河道的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截污导流和污水资源化,有效削减入河排污量,控制石油类和农业面源污染;黄河以北以截污导流为主,实施清污分流,形成清水廊道,结合治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污水资源化。为体现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按照工程实施进度要求,将污染治理划分为2007年和2010年两个时间段。2007年前以山东、江苏治污项目及截污导流项目为主,同时实施河北省工业治理项目;2008~2010年以河北、天津污水处理厂项目及截污导流项目为主,同时实施河南省、安徽省治污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后,预测输水水质可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
南水北调是自流吗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1、南水北调的东线不能全线自流,但是东线的北段可以自流,而在南段需要逐级提水。 2、中线是可以全线自流的,只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水库扩容,本身丹江口水库所处的海拔就相对较高。
3、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
南水北调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
本文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位于哪里,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及其主要地质工程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及其主要地质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情况。这就是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概况介绍(高考地理大题精选:泾渭分明)》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